開展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工業廢水等水處理技術研究,研發水處理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以及熱法、膜法系統集成技術。主要從事熱法和膜法等淡化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熱法方面,對過程機理、關鍵材料、高效蒸發器、蒸汽噴射泵(TVC)等核心設備及熱法淡化全流程藥劑等進行了原創性研究......
1、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
2、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TH系列高性能防腐涂料的研制及其推廣應用”
3、國家科技發明三等獎—“苦鹵綜合利用制取硫酸鉀技術”
4、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優秀科技成果獎—“低溫蒸餾海水淡化研究”
5、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優秀科技成果獎—“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研究”
姓名:劉國昌
職務/職稱:正高級工程師
所在部門:膜技術研究室
個人簡介
劉國昌,男,中國海洋大學,理學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所膜技術研究室正高級工程師,中國膜工業協會疏水膜專委會委員、北京膜學會理事。專注于水資源高效利用膜與膜過程技術研發工作,主持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天津市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天津市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30余篇、申請國家專利20余項。在聚砜水氣分離膜、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成套技術和產品研發、太空微重力環境下水質凈化與水資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獲得8項成果,主持研發定型的多款載人航天產品用于國家空間站重點工程建設、3種PTFE微孔膜產品實現不同程度進口替代。在先進微孔膜研發、太空微重力環境下膜分離、人因水凈化膜元器件設計制備、制膜成套技術的研發等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主要學術成果
項目:
[1] 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海水淡化關鍵膜材料、能量回收裝置研發及平臺建設 2021.04-2023.03 21ZYJDSN00130 天津市科技局。
[2] 50米深防水PTFE平板膜研發 2021.05-2022.03 天津某企業。
論文:
[1] 劉國昌,陳江榮,盧旭鑫,郭春剛,曹震.PTFE樹脂壓縮比對推壓成型-拉伸制膜過程的影響[J].塑料工業,2022,50(9):186-191。
[2] Marzieh Ebrahimi, Tanja Tomkovic, Guochang Liu, Antonios A. Doufas and Savvas G. Hatzikiriakos. Melt fracture of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s: Die geometry and molecular weight characteristics[J].Physics of Fluids,2018,30(5)053103.
[3] Guochang Liu, Congjie Gao, Xiaoming Li,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orou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Hollow Fiber Membrane through Mechanical Opera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5, 132(43):12503-12512.(Sci)
[4] 劉國昌,高從堦,郭春剛,等. 推壓成型工藝對PTFE初生中空纖維力學性能的影響[J]塑料工業,2016,44(4):59-63。(雙核心)
[5] 劉國昌,高從堦,呂經烈,等.PTFE中空纖維膜微孔結構調控技術研究進展[J]功能材料,2016,47(S1):38-48。(Scopus)(雙核心)
[6] 劉國昌,馮世業,李浩,等,離子交換耦合膜分離技術回用電鍍廢水中Cr(VI)技術研究[J] 安全與環境學報,2015,15(4):240-243。(雙核心)
專利:
[1] 劉國昌,呂經烈,關毅鵬,等.聚四氟乙烯中空纖維多孔膜及其制備方法[P] 中國,ZL: 201210544423.0, 2015-08-05。
[2] 劉國昌,陳江榮,郭春剛, 李浩,車振寧,呂經烈.聚四氟乙烯中空纖維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P] 中國,ZL2020101493891, 2020-03-06。
[3] 劉國昌,車振寧,呂經烈,郭春剛,陳江榮,李浩,李曉明,馮厚軍.一種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及其制備方法[P]中國,ZL202010291100X, 2020-04-14。
[4] 劉國昌,呂經烈,陳江榮,郭春剛,李曉明,李浩.一種制備聚四氟乙烯中空纖維膜的二級拉伸制備方法[P]中國, ZL 201610010979.X, 2018-02-06。
獲獎與榮譽
1. 2021年自然資源部直屬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2. 2021年自然資源部直屬機關“優秀職工”。
3. 2018、2019、2020、2021和2022年海水淡化研究所“先進工作者”。
4. 帶領團隊獲得自然資源部2019-2020年度“青年文明號”;海水淡化研究所2018、2020、2021和2022年度“先進集體”。
電話:86-22-87898181、87898186(辦公室)87898117、87890659 (科技發展處)83598851(技術開發處)
87898167 ( 國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 )
傳真:86-22-87892732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航海道55號; 郵編:300192
網站主辦單位:?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 聯系電話:87898186(辦公室) 郵箱:bgs@isdmu.com.cn(辦公室) kjfzc@isdmu.com.cn (科技發展處) jskfc@isdmu.com.cn (技術開發處)
ICP備案:津ICP備06003961號 公安機關備案: 津公網安備 12010402001223 網站標識碼:CA330000000606071780003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