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9年向三亞東瑁洲島贈送淡化裝置取得良好效果后,為解決駐島部隊的缺水問題,國家海洋局擬繼續向駐島官兵贈送海水淡化裝置,并由海監總隊總體負責。為做好此項工作,海監總隊高度重視,并迅速與部隊有關方面接觸,最終確定贈送地點為西沙群島,并確定繼續由我所承擔裝置制造任務。為做好裝置設計、建造工作,由中國海監總隊張亞華調研員帶隊,我所張耀江副所長、王國強處長、馮厚軍主任、趙河立副主任組成考察組,于今年4月中旬日赴西沙群島開展海水淡化專題調研。
西沙群島位于南海的中北部,從東北向西南伸展,分布在長約250公里,寬約150公里的海域內,海域總面積為31700平方公里,由宣德群島、永樂群島、東島、中建島等數十個島礁組成,永興島是其中最大的島嶼。西沙的雨季出現在6~11月,其中9和10月兩個月降水量最多。12~5月為旱季,其中2月降水最少。降水呈單峰型,雨季和旱季非常分明。
受島嶼面積和氣候限制,西沙諸島稟賦水資源嚴重缺乏。海島駐守部隊可利用的水資源主要包括地下水和船運水。駐島官兵將地下水稱之為“島水”,島水的含鹽量大大超過生活飲用水標準規定值,無法飲用,只能用于灌溉、洗澡、洗衣服等非飲用場合。考察組對永興島的島水進行了采樣分析,島水中氯離子含量為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14倍。西沙諸島的清潔用水,基本靠運水船從海南運至各島,成本高昂。受運輸能力及氣象條件限制,難以保證各島的正常用水。除地下水、船運水外,部分島嶼還建有積水設施,用于收集儲存雨水,供全年使用。但仍存在旱季降雨稀少,沒有雨水可供收集以及雨水長時間儲存導致水質惡化等問題??疾旖M通過對西沙群島的調查發現,駐島官兵用水極度緊張,現有水資源水質較差。雖然船運水較為清潔,但成本高昂,運送能力有限,各島對船運水的使用都極為珍惜。如很多駐島官兵帶頭使用島水刷牙、洗菜、洗碗,以節約淡水。據悉,駐島官兵每天人均淡水使用量為30L,僅相當于海南省平均水平的1/10。解決淡水問題可謂駐守官兵在生活方面的最大愿望。
考察組對西沙群島駐軍海島的建設條件進行了考察,認為安裝海水淡化裝置是解決西沙群島駐島部隊極度缺水問題,提高駐島官兵生活質量一個重要手段。各島電力供應充足,可24小時連續供電;具備海水直接取水設施的建設條件;水質檢測表明各島海水基本沒有受到污染,水質穩定;全年海水溫較高,溫度、鹽度穩定;具備建設海水淡化裝置條件。
調研結束后,考察組以最快速度完成“海監總隊贈送西沙駐島官兵海水淡化裝置調研報告及項目建議書”,并與海監總隊政委周錚、調研員張亞華進行深入的溝通與交流,最終確定了贈送裝置規模、數量、造價及安裝島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