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所機關黨支部黨員群眾共計32人赴河南省焦作市考察學習。其間,我們參觀了云臺山,并與焦作市政府領導就其科學發展助推城市轉型的成功經驗進行了廣泛深入地交流與學習。
焦作,這座素有“煤城”之稱的城市自1999年8月提出“以旅游業為龍頭,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真正把旅游業作為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戰略轉移口號,積極探尋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之路,把發展經濟的目光從地下轉移到地上,走出了一條分步轉軌的成功路子。
解放思想,勇于創新,闖出城市轉型發展新路
焦作是個老工業城市,但隨著可采的煤炭資源越來越少,漸漸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1999年,時任市委書記的秦玉海等一班人毅然決然將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定位到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上,提出了爭創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口號。2004年焦作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云臺山被命名為“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5A級景區”。十年來,焦作市創新謀劃、科學發展,準確地找到產業結構調整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將黑色的“煤城”建設成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并成功地確立了旅游支柱產業的地位,闖出了一條具有焦作特色的城市轉型之路。
不怕困難,爭取勝利,城市轉型之路破繭成蝶
發展的道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2004年、2005年連續兩年,焦作市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趨勢。但市領導沒有調整產業發展目標,而是尋找突破口,加大市場營銷力度。為了打開主要客源市場,焦作市主要領導帶隊到主要客源市場促銷,由省內市場向省外市場,國內市場向國外市場拓展。與此同時,每年投入500萬元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播放“游焦作山水,品中原文化”的形象定位廣告并邀請國內一流新聞媒體強勢介入。這些舉措使焦作旅游業順利沖過了瓶頸期??梢哉f,正是焦作市歷任政府的膽識之大,眼光之遠,心胸之廣,作風之實,使焦作順利度過了戰略轉移的困難時期,走出了城市轉型的暫時低谷,也使焦作的城市轉型之路愈走愈扎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焦作經驗可鑒海水利用
從最初的“科研一支獨秀”,到后來“科研與開發并舉并榮”,再到如今的“推進海水利用科技創新、業務支撐、質檢保障三大體系建設”,我們的海水利用也在不斷的戰略調整中日趨多元和成熟。
焦作歸來,我們滿載收獲與希望?!敖棺鳜F象”代表了一種速度,一種效益,一種精神,一種輻射帶動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海水利用事業也和“焦作現象”有相似之處。示范工程建設同樣能產生巨大的輻射帶動和引領作用,產業化發展必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我們同樣需要“焦作現象”中那種認準目標,不怕困難,快速發展的速度;更需要“焦作現象”中那種屢獲殊榮,成績不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進取精神。
唯有如此,海水利用產業化的春天才能翩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