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摘自科技部網 發布時間: 2006-04-06
繼海水循環冷卻技術實現千噸級突破后,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承擔的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攻關“水安全保障技術研究”項目“萬噸級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課題再創佳績。2004年9月10日在深圳建成14000m3/h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示范工程并投入運行。這是我國第一次在電力系統較大規模應用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示范意義重大。建立萬噸級示范工程是實現海水循環冷卻產業化、拓展應用范圍的關鍵,課題組根據萬噸級示范工程和產業化發展需要,把目光投向了工業集中、經濟發達的南方市場,通過廣泛調研,確定電廠作為示范工程選點。針對南方海域海水水質特點及電力行業實際,開展了(海水阻垢分散劑、菌藻殺生劑等)系列水處理技術、大型海水冷卻塔技術、系統優化設計等技術關鍵的研發。
我國海水循環冷卻技術在電力系統尚未曾有應用先例,客戶對大規模使用海水心存疑慮。時逢2004年深圳市旱情嚴重、水情緊急,課題組搶抓機遇,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推進海水利用發展為己任,以服務用戶滿意為宗旨,以提供可靠的技術為保障,積極協調、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最終以領先的技術、完善的方案、合理的價格、周到的服務贏得業主信任,確定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水循環冷卻技術,建立萬噸級示范工程。
為了確保示范工程萬無一失,項目組提前進駐現場,指導系統清理、清洗和開車前各項準備工作,通過系統水平衡計算、結合現場實際條件,制定了相關操作規程,保證了循環水系統一次開車成功并順利通過168小時考核查定,堅定了客戶使用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的信心。
經過6個月的運行表明,海水循環冷卻系統運行效果良好。各項指標達到設計技術要求。使用自主開發研制的鈦材體系海水水處理專用藥劑,凝汽器管及管板光亮如新,無任何結垢、微生物附著等現象;作為深圳東部最大的調峰電廠,采用海水循環冷卻年節約淡水近200萬噸,節水效益顯著;綜合運行成本較淡水循環冷卻降低50%~75%,經濟指標優于淡水循環冷卻、海水直流冷卻系統;海水循環冷卻技術比海水直流冷卻的排污量減少了95%以上,可有效控制熱污染,利于海洋環境保護。
14000m3/h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示范工程研究,取得省部級科技成果3項,開發及應用的新技術、新產品等4項,正在制定行業標準及技術規范3項,正在申請的專利2項。有關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電力系統是我國冷卻水最大用戶,萬噸級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的運行成功,不僅為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的推廣應用以及產業化大規模發展提供了典型示范樣板,也為樹立科學發展觀、實現以沿海地區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潛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十分顯著。(2005年5月18日 )
上一篇:中國鐵建黨委常委、副總裁李興龍一行來所調研交流
下一篇:我所召開工作交流推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