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水之光 發布時間: 2018-07-16
活性炭具有孔隙結構發達,表面官能團豐富,熱穩定性和耐酸堿性好等特點,在污水處理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在我國,商品活性炭的原料主要是煤炭和椰殼。煤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椰殼的來源較為有限,制約了活性炭的生產。此外,常見的粉末、顆粒和成型活性炭應用于開放水域環境時,面臨著難以分離回收的問題。因此,利用廉價易得原料制備易分離的活性炭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凈化室馬宇輝博士及所在團隊以廢紙為原料,以煤瀝青為添加劑,以碳酸鉀為活化劑,通過一步法制備了一種可漂浮高比表面積成型活性炭。該活性炭比表面積高達2007 m2/g,亞甲基藍單分子層飽和吸附量為699 mg/g;此外,還具有質輕、機械強度大等優點,可長時間懸浮于水體表面,易于回收。該材料可用作水面溢油吸附劑和漂浮型光催化材料載體。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于工程技術領域Top期刊Cellulose(Yuhui Ma,Xunliang Wang,Wenhua Wang,Junrui Cao,Facile preparation of floatable high surface area activated carbon monolith from waste printing paper and coal tar pitch,Cellulose,2018,25:3571-3581.)。
上述研究得到了中央級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團隊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