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水之光 發布時間: 2018-06-08
抗壞血酸鈉是一種最有效且奏效最快的維生素C。在制備生產的過程中,其晶習、純度及粒度分布直接決定了抗壞血酸鈉晶體藥效?,F有結晶工藝得到的晶體粒度較小,且粒度分布較寬,產品性質無法實現可控制備,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開發抗壞血酸鈉晶體可控制備新技術,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經濟意義。
我所張輝博士及所在團隊對調控結晶技術用于抗壞血酸鈉晶體可控制備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以十一種溶劑體系內抗壞血酸鈉熱力學性質和大量實驗數據為基礎,研究了抗壞血酸鈉的結晶特性,設計開發出了半過飽和度調控結晶技術,通過耦合冷卻結晶-溶析結晶工藝,制備出了粒度大、粒度分布均一且純度高的抗壞血酸鈉晶體。該研究為晶體產品的可控制備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新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Chemical & Engineering Data,Determination, Corre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dium L?Ascorbate Solubility in Nine Pure Solvents and Two Binary Solvents at Temperatures from 278.15 to 323.15 K,2018,63:233-245。
上述研究得到了中央級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團隊項目等經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