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水之光 發布時間: 2013-07-15
國家海洋局海洋科學技術司于2013年6月6日在天津組織召開了科技成果鑒定會。海水淡化研究室“十一五”期間完成的“3000t/d、4500t/d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成套技術國產化及應用”、“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仿真培訓平臺”兩項科技成果順利通過鑒定。
“3000t/d、4500t/d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成套技術國產化及應用”成果,是依托我所承擔的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5萬噸/日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成套技術與裝備開發”課題中研發的節能工藝、關鍵部件、材料和藥劑等成果,形成了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成套技術,并聯合我所技術入股的眾和海水淡化工程公司,以100%國產化率技術贏得國際競爭,承擔并完成了印度尼西亞燃煤電站配套的英德拉瑪尤2×4500t/d、巴齊丹2×3000 t/d、龍灣2×3000 t/d等6套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裝置設計及安裝、調試等技術服務工作。順利通過第三方(HPTC)檢驗,7效淡化裝置達到10以上的造水比,噸水電耗1.24-1.43kWh,受到了業主的高度認可。與會專家對項目組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的肯定,認為該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自主創新成套技術的大型化、系列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仿真培訓平臺”也是“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的一項重要研究內容,該成果立足于推進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化和研究海水淡化教育培訓新方法,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LT-MED)仿真培訓平臺,實現了專業技能和教學培訓功能,并取得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一項。專家組認為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填補了國內外海水淡化領域仿真培訓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通過技術服務方式在職業技能鑒定、專業技術培訓、合作交流等方面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