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濱海訊(記者 戰旗 報道 杜瀟揚 攝像)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海洋強國論述,推進實施“海水淡化”戰略工程,8月2日上午,天津海水淡化產業(人才)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在位于濱海新區的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舉行。聯盟構建了“政府搭臺、人才主角、產業發展”的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的生態環境,將有力促進新動能引育,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助力海水淡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成立產業聯盟 海水淡化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備,聯盟吸引到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渤?;ぜ瘓F有限公司、自然資源部海洋咨詢中心等首批發起單位47家。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當選為聯盟主席單位。聯盟成員來自天津、北京、山東等10個?。ㄊ校êS蛞巹?、裝備制造、工藝集成、科學研究、終端用戶等各個環節的代表性單位,覆蓋整個海水淡化產業鏈。會上,進行了聯盟揭牌及聯盟成員單位代表授牌儀式,聯盟成員代表進行了交流發言。同時,15家聯盟成員單位舉行了天津市海水資源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共建協議、海上平臺大型海水淡化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等兩批次共6個海水淡化重點項目的簽約活動。
天津海水淡化產業(人才)聯盟的成立,將全國海水淡化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產品生產、工程建設及場景應用等各方優勢資源匯聚津門,對構建海水淡化全產業鏈條、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和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未來前景可期 濱海新區海水淡化產業底蘊豐厚
海水淡化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海洋經濟的重要引擎。天津市海洋資源稟賦優勢突出,國家先后批準天津市為全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地區和示范城市。濱海新區作為天津市海洋產業發展唯一的承載地,其豐富的海洋資源、完備的產業基礎,既是海洋經濟崛起的基本條件,更是新時代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濱海新區海水淡化產業優勢明顯。海水淡化能力全國第一,天津市共有4家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企業,全部位于濱海新區,4座海水淡化廠的總設計規模為31.6萬噸/日,占全國的26.3%。海水淡化技術全國領先,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海水淡化科研機構,海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成果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同時天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眾多科研院所集聚,形成了海水淡化全鏈條專業設置;北疆電廠“海水吃干榨盡”循環經濟產業鏈在全國形成示范;津膜科技的中空膜在全國名列前茅,實現完全國產替代。海水淡化應用場景廣闊,海水淡化水占新區總用水量的6.1%,其中14%為生活用水,86%用于工業。濱海新區工業基礎雄厚,擁有南港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渤?;さ纫慌笮褪髽I,海水淡化工業規?;瘧镁邆湄S富的施展空間。
創建“濱海品牌” 打造國家級海水淡化產業集群
濱海新區將海水淡化產業作為“十四五”時期重點產業和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規劃,著力抓好“五個一”布局:“一中心”,即探索建設海水淡化試驗場,創建國家海水資源利用技術創新中心。“一基地”,即將自然資源部天津臨港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產業引領的示范樣板工程?!耙粎^”,即將海水淡化作為臨港支柱產業,大力支持天津臨港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打造產業環境。“一聯盟”,即天津海水淡化產業(人才)聯盟,由海淡所牽頭推動聯盟單位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多領域加強合作,創出行業標準、行業規范、行業權威報告等品牌,引領行業風向。“一系列政策”,即通過實施“人才吹哨,部門報到”機制,確保人才第一時間享受政策待遇。
此外,濱海新區著力加快“三鏈”融合:建設創新鏈,加強天大、南大、工大、科大學科建設、課題合作和人才培養,強化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全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建設金融鏈,依托濱海產業基金,在保稅區成立海工裝備子基金,重點引育海工裝備和海水淡化龍頭企業,營造區域產業生態;拓展海水綜合利用企業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進行特許方式經營。建設產業鏈,聚焦自主可控海水淡化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構建集研發設計、整機制造、裝備集成、設備加工、關鍵材料部件與藥劑生產、工程總包于一體的海水淡化產業鏈,形成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發展模式。通過“補鏈、延鏈、強鏈”提升海水綜合利用價值,確保海水淡化產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下一步,濱海新區還將打好“優環境、降成本、擴市場”的服務組合拳。建立協調推動機制,降低海水淡化電力成本,開放濱海新區全境作為海水淡化水應用范圍,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形成規模效應。天津港保稅區也將加快推動《支持海洋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落地,重點支持海工裝備、海水淡化、保稅維修等產業發展,在京冀產業承接、“一帶一路”業務拓展、海洋人才引育等領域尋求更大突破。
未來,聯盟將“立足天津,面向全國,輻射全球”,聚集國內外海水淡化產業鏈各環節的優勢資源,實施“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探索集聚優勢資源、開放共享、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破解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瓶頸,引領產業創新,全力建設中國海水淡化產業高地,為我國海水淡化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