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水之光 發布時間: 2018-12-07
10月14日,2018年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在京舉行,活動現場頒發了“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該獎是我國標準化領域設立的最高獎項,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標準,以及在國際國內標準化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本次評選工作于今年1月啟動,經各方申報、專家評審、結果公示、異議處理、審定等環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9月30日公布了59項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獎,其中《GB/T 23248-2009海水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榮獲三等獎。
此標準是我國海水循環冷卻技術領域的首部國家標準,在其研制和發布實施過程中,我國首例萬噸級、十萬噸級示范工程已分別連續穩定運行14年和9年,在規范工程設計和運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節約替代淡水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做出了重要貢獻。
該標準實施以來,國內海水循環冷卻工程投運總規模從3萬噸/小時迅增到180萬噸/小時,年節約淡水近3億噸,在我國11個沿海省市中已有6省市共建成33套系統,在建、擬建13套系統,應用領域從火電、化工向核電拓展延伸,用戶漸呈多元化。同時,本標準還引領基本建成海水循環冷卻技術標準體系,相繼有10項國家標準和15項海洋行業標準發布實施。
貫徹落實新時代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綠色海洋經濟發展,針對沿海各行業發展工業生產以滿足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監管要求,有力解決工程海域環境容量限制和企業改擴建發展的困境,進一步發展環保經濟型海水循環技術已是必然。研判海水循環冷卻技術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應用領域將不斷拓展、規模將成倍增長,本標準將繼續發揮重要的導向作用,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指導我國海水循環冷卻技術持續健康發展。
上一篇:海水淡化所成功舉辦暑期托管班科普活動
下一篇:我所召開工作交流推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