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辦公室 發布時間: 2013-11-13
2013年11月7日,國內首個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商業示范項目投產儀式在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舉行,作為項目海水淡化技術提供方我所李琳梅所長、原副所長張耀江同志、技術開發處張旖處長、淡化室馮厚軍主任以及在項目現場工作的技術人員應邀參加儀式。
儀式舉行前,海南省政府副省長李國梁在海口接見了參加會議的代表,對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商業示范項目的成功投運表示祝賀,并要求項目各合作單位進一步加大科技研發力度,落實太陽能海水淡化產業化項目的推進工作,積極參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國家海洋局海島管理司、海南省工信廳、海洋廳、科技廳、水務廳、上海市質量監督局、樂東縣政府等領導出席了投產儀式。海南省工信廳主持了投產儀式,陳萬馨副廳長發表講話。
我所李琳梅所長發表致辭,李所長對國內首個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商業示范項目勝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對“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產業化聯盟”正式簽約表示祝賀,對海南省各級領導、合作方給予項目支持表示感謝。李所長向與會代表介紹我所基本情況,著重介紹光熱海水淡化裝置研發經過和技術特點,并表示將以領先的技術為海南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隨后由我所參與的 “海南省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裝置產業化合作聯盟”進行了簽約,該聯盟由企業、科研院所、大學等9家單位組成。儀式上我所還與上海驕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海南省海水淡化技術聯合研發基地建設合作協議》并揭牌。
會后,代表們參觀了示范項目現場,他們饒有興致的聽取現場技術人員介紹,并親自品嘗了來自海水淡化裝置的產水。李所長還在現場接受了海南電視臺的專訪,介紹了裝置的運行狀況、功能特點、產品水質和適用范圍,她指出,本項目的成功,為沿海水電缺乏的地區和海島充分利用太陽能提供淡水提供了極好的示范作用。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商業示范項目是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重點推進的海南省20萬噸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設備制造基地項目的重要一環,由上海驕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國家海洋局天津淡化所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全程負責與光熱系統配套的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技術工作,包括工藝方案、裝置設計、制造監理、安裝調試等。項目利用國內外領先的線性菲涅爾太陽能高倍率跟蹤聚焦聚光集熱系統,將太陽輻射熱轉化為高溫水蒸汽,利用所產生的高溫蒸汽通過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裝置將海水制成高品質淡水。項目填補了國內利用太陽能可再生能源實現海水淡化商業運行的空白。
項目建設于海南省樂東縣尖峰鎮嶺頭村距海200米的岸邊,總占地面積約為850平方米,太陽能反射鏡鏡面面積300平方米,光熱部分額定總熱功率為180kW,配套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裝置布置在光熱蒸汽系統的鋼結構一層,采用3效蒸發器。針對光熱系統特點,采用蒸餾裝置快速調節、響應的聯動控制技術,實現光熱淡化裝置聯合安全、穩定經濟運行;采用高效儲、放熱技術,實現裝置在太陽能自然波動及無太陽照射工況下穩定產水;采用模塊化設備設計,實現根據太陽能條件和水量要求靈活調節。裝置額定產水量每天30噸,造水比大于5,產水總固溶物含量低于10mg/L,達到飲用水標準。
我國在線性菲涅耳太陽能系統成套設備和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方面均掌握核心技術,但在光熱淡化技術研發方面還是空白,本項目通過兩者技術優勢的集成,研發形成先進的光熱海水淡化技術,通過商業性示范工程的建立和運行,充分利用太陽能無限可再生但能量不易儲存以及水資源稀缺但易儲存的特點,實現能量與資源互補。與現有利用光伏發電進行海水淡化相比,能源利用效率高,具有獨立運行、不依賴常規能源、無污染和運行安全穩定可靠等優勢。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提出我國2015年海水淡化預期220-260萬立方米/日,按此規模估算,參比等量原油消耗,消耗量約為200萬噸/年。如此大的能源消耗,不僅會推高海水淡化成本,也會對環境和資源造成巨大的負擔。光熱淡化技術不依賴常規能源,成功的利用可再生的太陽光能轉化為緊缺的淡水資源,該技術特別適合我國沿海、島嶼和西部能源淡水缺乏地區,有很大推廣應用價值,對促進海島等偏遠地區的開發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輻射帶動效應。
上一篇:海水淡化所黨委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會
下一篇:我所召開工作交流推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