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所內要聞>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0萬噸級海水循環冷卻技術與裝備研發”課題通過驗收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0萬噸級海水循環冷卻技術與裝備研發”課題通過驗收

來源:海水之光    發布時間: 2011-09-07


    7月13日,由我所直接利用室承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成套技術研究和示范” 項目 “10萬噸級海水循環冷卻技術與裝備研發”課題順利通過驗收。
    此次課題驗收由國家海洋局科技司組織,由來自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海洋標準計量中心等單位的10位相關領域專家組成了驗收專家組,并首次采用了現場驗收和會議驗收相結合的方式。7月11~13日,以高從堦院士領銜的驗收專家組赴浙江國華浙能發電有限公司、中化工程滄州冷卻技術有限公司、天津市塘沽中海防腐技術開發公司等地對課題有關“10萬噸級海水循環冷卻示范工程”、“大型海水冷卻塔關鍵部件生產基地”和“海水水處理藥劑產業化生產基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和現場驗收,并在此基礎上召開了課題驗收會。
     “十一五”期間,在國家科技部、國家海洋局的支持領導下,課題針對我國1000MW超高參數火電機組配套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發展需求,系統開展并完成了海水循環冷卻水處理藥劑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大型海水冷卻塔關鍵技術研究、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的環境影響及對策研究、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相關標準研究、大型海水循環冷卻工程成套技術研究等全部攻關任務。課題突破國外海水循環濃縮倍率2.0的極限,在我國首次建成2套10萬噸/小時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示范工程,實現海水循環冷卻2.0±0.2高濃縮倍率運行和大規模應用技術創新;建立3000噸/年海水水處理藥劑研發基地,實現批量生產;攻克大型海水冷卻塔優化設計技術,聯合企業建立了塔芯關鍵部件生產基地;完成我國首部海水循環冷卻技術國家標準—《海水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GB/T 23248-2009)》的編制,在編相關國家標準12項,海洋行業標準22項,形成了我國自主創新海水循環冷卻技術標準體系。
    示范工程自2009年9 月、10月投產運行以來至今,替代淡水總計6000余萬噸,運行費用比淡水循環冷卻降低50%以上,溫排水較海水直流冷卻減少95%以上,技術、經濟、環境效益顯著。
    2×1000MW超超臨界蒸汽發電機組配套10萬噸級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示范工程的成功建立,標志著我國自主創新的海水循環冷卻技術與國際水平完全接軌。有關技術的推廣應用,符合我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要求,對于調整我國沿海地區水資源結構、緩解淡水資源危機、提升臨海火電環境友好化水平將產生重大影響。
    課題通過后,海洋局科技司周志剛處長和屈強所長先后向課題組表示了熱烈祝賀,并殷切希望課題組以本課題成功驗收作為“十二五”課題研究的新起點,繼續發揚團隊的優良傳統和技術優勢,為我國海水循環冷卻技術的全面推廣做出更大的成績。



【字號:      】  打印】 【僅內容打印】 【關閉】  【下載

欧美激情亚洲一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老人,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