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后處理工程技術

后處理工程技術

來源: 技術開發處    發布時間: 2024-05-27

1、技術介紹

后處理工程技術是對海水淡化產品水等軟水提高硬度和堿度的水質調節過程,以改善水體緩沖能力、提高水質穩定性,滿足管網供水要求。當前國外常用的海水淡化水后處理模式主要是與其他水體摻混調質(如海水、地下苦咸水或地表淡水)、投加藥劑礦化工藝(熟石灰+碳酸鈉或碳酸氫鈉)和石灰石(主要成分為碳酸鈣,CaCO3)礦化工藝。其中,石灰石礦化后處理工藝被越來越多應用,其原理圖如圖1所示。

圖1 CO2-石灰石礦化原理圖

2、技術優勢

石灰石礦化后處理工藝具有不引入其他雜質組分、緩沖能力強且運行成本相對較低的優點,已逐漸成為國內外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后處理的首選工藝。

3、應用領域

用于進入市政管網的海水淡化產品水等軟水的水質調節領域,提高水體硬度、堿度,改善緩沖能力。

4、應用示范(業績)

為了緩解海島海水淡化產水對管網沖擊和提高海島居民飲用水質量等問題,采用“二氧化碳(CO2)氣體酸化+石灰石反應”的后處理工藝路線,提高淡化水的硬度和堿度、改善淡化水管網兼容性。該工程技術在浙江舟山嵊泗縣完成了示范應用,建成并投產“嵊泗1.2萬噸/日海水淡化礦化后處理項目”。項目改進常用后處理工藝,采用石灰石接觸罐和在其上定量供給CO2的后處理工藝,是我國首個封閉接觸式石灰石后處理工程,實現淡化水大幅波動情況下的水質穩定,其礦化產水硬度達102.2mg/L(以碳酸鈣計)、總堿度達1.97mmol/L,LSI(朗格利爾)指數0.13,達到國際標準ISO23446、國家標準GB/T 43230-2023中相關規定,滿足市政供水需要。該應用示范項目成為不僅解決嵊泗縣海水淡化水進入市政管網“黃水”的問題,還能補充對人體有益的礦質元素,提高海島居民飲用水的質量。

圖2 嵊泗1.2萬噸/日海水淡化礦化后處理項目


【字號:      】  打印】 【僅內容打印】 【關閉】  【下載

欧美激情亚洲一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老人,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